2025年9月18日,是“九一八”事变94周年纪念日。渤海理工职业学院以历史为镜,通过思想引领与文化浸润,引导全体师生铭记历史伤痛、传承爱国精神,在回望中坚定前行方向。
94年前的今天,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所属的河本末守中尉,率人在沈阳北大营南侧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铁轨上,埋设炸药并引爆,制造了“柳条湖事件”。随后,日军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、袭击日军,以此为借口,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进攻,这便是“九一八”事变的开端。事实上,这一事件是日本长期推行“大陆政策”的必然结果。早在1927年,日本内阁就通过《田中奏折》,明确提出“欲征服中国,必先征服满蒙;欲征服世界,必先征服中国”的侵略计划。“柳条湖事件”只是日本实现这一计划的“导火索”,其侵略野心早已昭然若揭事变发生时,中国东北军总兵力约25万人,而驻东北的日军仅约2万人。但由于当时国民政府推行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不抵抗政策,电令东北军“不准抵抗,不准动,把枪放到库房里,挺着死,大家成仁,为国牺牲”,导致东北军多数部队未作有效抵抗。从9月18日夜日军进攻北大营,到1932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,仅短短4个多月时间,中国东北全境(约128万平方公里)就被日军占领,3000多万东北同胞陷入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,遭受了残酷的压迫与掠夺。长期以来,人们曾以1937年“七七事变”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,但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,“14年抗战”的概念逐渐被明确——从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开始,中国人民就已展开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,东北抗日联军、东北义勇军等武装力量,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,坚持了14年的游击战争。